進入內容區塊

澎湖縣政府警察局馬公分局

logo底圖
馬公分局

馬公分局

村里介紹2(湖西、隘門、龍門、沙港所)
分隔線
中央內容區塊
湖西分駐所
 
北寮村、青螺村、白坑村、南寮村、湖西村、湖東村
 
 
北寮村
 
據聞先民自大陸河南(宋朝)逐漸經閩南、再由金門移民澎湖,明朝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春天,在「龜壁港」落戶,以半漁半農為業。「龜壁」閩南話是指「龜」,「龜壁嶼」(早期是利用海底步道於退潮時和陸地「澳仔頭」相通,現在已成為陸連島。從赤嶼或東方海域遙望很像海龜向前在移動,先民即以『龜虌』為名,)是澎湖群島最早的地名,清朝時代何時改稱「奎壁港社」,由於年代久遠無從查證,不過在道光年間進士蔡廷蘭作澎湖八景詩,就已稱為「奎璧」如「奎璧雙輝列宿聯」。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朝庭將澎湖群島列入中國地圖時,將澎湖群島規劃為「九澳」(九個行政區,澳類似現在的鄉),不久又增加為「十三澳」,其中「奎璧澳」就設在「奎璧港社」(南北寮),「奎璧澳」的轄區包括北寮、南寮、?葉、湖東、湖西、白坑、紅羅等九個「社」(村)。日據時代,「北寮社」屬於澎湖廳湖西庄管轄,光復初期與「南寮」合稱為「南寮村」,後又分開,設立北寮村。傳說明末清初大陸移民來此定居築寮。聚落座東北(奎璧山)朝西南(龜虌澳),絕大多數房舍皆背山面水,以避東北季風之害。居民分三甲,「保安宮」為共同信仰中心,供奉「保生大帝」等神聖。南甲有洪、王、陳三姓,東甲有蔡及陳二姓,西甲許姓居多。農業都為自用。漁業是本所轄內最發達之村里,近海漁業以延繩(一支)釣為主,(漁獲以烏喉、黃順、烏魚、土飥、白鰒仔)為大宗,直銷台灣本島各地,每到夏季漁業繁忙時年輕人出海捕魚,老弱婦孺則在家整理魚具,形成一特殊景象,可是近年來漁獲銳減,生計顯現危機。每年11月至次年1月與湖東、湖西、白坑4村輪流至錠鉤嶼採取紫菜。另北寮村觀光產業是本所轄區各村最豐富:奎壁山-陸連島,北寮社區聚落群聚於山麓,面向「龜虌澳」(北寮、南寮、湖東、湖西、白坑、青螺【虎頭山】各社海岸構成內海澳港)入口處海域與對面虎頭山岬日復一日朝夕相望,背靠龜虌山,附近風光明媚:山後有兩條海底步道分別通達右方赤嶼(周邊海蝕坪台上有弧形火山岩脈、島嶼上有火山口遺跡、橄欖石玄武岩、岩崖、岩壁、海蝕溝等)、左方蕃沙仔尾(周圍佈滿海蝕溝、礁岩奇特等)與奎壁山遙遙相望,退潮時三處構成終年不涸的潮間潭(『大潭窟』,潭底有珊蝴礁【蓮花礁】、岩脈、沙浪『波浪型海底』、海藻....等)及遼闊的潮間帶。(棲息無數水鄉生物,五彩繽紛,美不勝收。近處有舉世聞名的雞善嶼(由大、小兩島退潮時連成一體,誕生於12.2百萬年,大雞善嶼的柱狀玄武岩,以西北側較具規模及特色,整個柱狀玄武岩整齊有序,前景的岩柱,斷裂呈長短不一,類似管風琴,整個岩體相東傾斜。小雞善嶼則略呈圓型的小島,高約20餘公尺,四周由筆直的柱狀玄武岩所包圍,長短高低變化多端,氣勢雄偉,十分壯麗。每年夏季常見各種鷗科候鳥在島上棲息、繁殖,為玄武岩雄壯的景觀增添幾抹絢爛的色彩)、錠鉤嶼(地勢起伏變化甚大,誕生於11.8百萬年前,由四塊岩礁組成,南側稱為【南棚仔】,東側的叫【印仔】,西側名為【西礁仔】。岩礁名稱因各地區的不而有所差異,唯最大的就無異議叫【大錠】,因臥姿狀的柱狀玄武岩斷頭後,呈相上翹的岩塊,如鐵錨的鉤板,從北寮眺望,整個島如錠鉤【鐵錨鉤板】而得名,岩壁經強烈的暴浪浸蝕後,眾多岩柱成海蝕柱群,有些呈多樣的柱狀岩塊。大錠地勢起伏,經風化與海蝕作用,柱狀玄武岩經海浪浸蝕後變化萬千,海蝕柱成群發育,海蝕柱間形成『一線天』的奇景,其海蝕地形頗有「桂林山水」之勢,岩崖、岩壁陡峭,人類攀登不易,和前述島嶼已成為夏季各種保育鳥類燕鷗繁殖的天堂。列為玄武岩、燕鷗自然保留區,未經許可不得登島,僅可乘船巡航觀賞)。遠處尚有員貝嶼、鳥嶼、小白沙嶼共同構成東北海熱門海上活動地帶,諸如:賞鳥、觀石、游泳、浮潛、潛水、划舟、磯釣、海釣、揚帆、駕舟、 餵魚、採紫菜、海菜、巡滬、抱礅、照海(夜間退潮時在潮間帶作業)等。里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村內有保安宮,本宮由南寮分火而來,廟內供奉保生大帝為民眾信仰之重心。
青螺村
 
青螺村原稱為「青螺仔頭」(清康熙年間),後來簡化青螺迄今。地名起緣有兩種說法,一是因為本地盛產青色的「虎螺」(一稱火羅)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聚落北方有七座小山丘,形成「七星羅列」分別稱為陽明、陰精、真人、玄冥、丹元、北極、和天關,簡稱「星羅」,因為音近而轉為「青螺」。青螺村以「翁」「 李」為大姓,人口外移嚴重,民風保守,居 民以農為主,漁業不發達,主要產業為花生、地瓜、多為自用,偶而於海水退潮時,至潮間帶檢拾螺、蟹或於附近海域垂釣。村內有莊家莊民俗館:該館創立者為莊正義先生。莊先生本著為保留先民文化遺產不流落外地的信念,潛心收集古文物達萬件之多。莊先生于1991年10月19日花費大筆資金及人力,排除種種困難,成立了這所私人民俗文物館。莊家莊民俗館原本座落於馬公市郊東衛里,爾後再遷移至湖西鄉青螺村現址。新的莊家莊不僅展出文物更豐富,還增加一處專供遊客休憩的石雕花園,也提供解說服務。莊家莊民俗館現藏有神像、祭祀器物、漁具、家庭器物、刺繡、傀儡戲、布袋戲等八千餘件,除展出莊先生收藏多年從宋朝迄今的千餘尊落難神佛像外,還包括的澎湖牛車、各式刺繡、石器、祭祀、飾品等,展出內容多元而豐富。另本村擁有廣大的溼地,春秋過境的水鳥常來覓食,在村內真武殿前的溼地上種植得紅樹林是澎湖最大的紅樹林保育區。里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村內有真武殿,廟內供奉池府王爺為民眾信仰之重心。
白坑村
 
白坑村舊名「白猿坑」,台灣光復後改為「白坑村」迄今。地名由來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因為此地以前有「白猿」居住而得名;一說是因為現在的玉聖殿是一個「白猿穴」而得名;第三種說法是「白猿坑」原稱為「白灣坑」,因同音而?為「白猿坑」。白坑村以「許」「謝」「蔡」為大姓,民風保守,居民以農為主,漁業不發達,主要產業為花生、地瓜、紅龍多為自用,偶而於海水退潮時,至潮間帶檢拾螺、蟹或於附近海域垂釣。每年11月至次年1月與湖東、湖西、北寮4村輪流至錠鉤嶼採取紫菜。里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村內有玉聖殿,廟內供奉玉皇大帝為民眾信仰之重心。
南寮村
 
南寮村,明朝時代叫做「龜壁港」清朝時代改為「龜壁港社」,光復後才叫「南寮村」,南寮村古代所以叫「龜壁港」是因為明朝時代還沒有北寮這個村落,而現在北寮村後面那個石頭地形狀像「龜」因此先民即取「龜壁」作其地名。南寮村以「趙」「楊」「吳」為大姓,港澳在聚落北方並不直接臨港居民工作勤奮,樸實守法,民風保守,居民以農為主,漁業不發達,職業特性以農為主,主要產業為花生、地瓜、蔬菜、畜牧多為自用,偶而於退潮時,至漁港內抓蟹或於港內垂釣海漁自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與紅鑼、果葉村,輪流至雞善嶼採紫菜。里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村內有保靈宮,廟內供奉保生大帝為民眾信仰之重心。
湖西村
 
本村位處於澎湖本島的主峰大城山(拱北山,海拔48公尺)東北,境內有太武山、尖山、奎壁山、虎頭山等山丘。今湖西村附近原為一個向北方的虎頭山海岸開口的海灣,後來才逐漸堆積成湖西盆地,每到夏天雨季來臨,嚴然成了四方雨水聚集之地,而形成小湖,湖之東為湖東,湖之西即為湖西。湖西村係湖西鄉鄉治所在,以「蔡」「辛」「盧」為大姓,居民工作勤奮,樸實守法,民風保守。因漁業不很發達,本村之職業特性亦有多樣化,士、農、工、商皆有其中多以務農為主。每年11月至次年1月與湖東、白坑、北寮4村輪流至錠鉤嶼採取紫菜。里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有天后宮,廟內供奉媽祖為民眾信仰之重心,另有一天主堂教會,信奉耶穌基督,惟信仰民眾不多。
湖東村
 
湖西鄉位處於澎湖本島的主峰大城山(拱北山,海拔48公尺)東北,境內有太武山、尖山、奎壁山、虎頭山等山丘。今湖西村附近原為一個向北方的虎頭山海岸開口的海灣,後來才逐漸堆積成湖西盆地,每到夏天雨季來臨,嚴然成了四方雨水聚集之地,而形成小湖,湖之東為湖東,湖之西即為湖西。湖東村以「許」為大姓,居民工作勤奮,樸實守法,民風保守。本村因未臨海,漁業不發達,職業特性以農為主,偶而於退潮時,至湖西漁港內拾螺;拾取「鴉螺」將肉挑出後再攜往馬公市場出售,貼補家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與湖西、白坑、北寮4村輪流至錠鉤嶼採取紫菜。里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村內有聖帝殿,廟內供奉關聖帝君為民眾信仰之重心。每年元宵節與南寮、成功村「交陪」,村里出外年輕人會主動返鄉抬神轎出遊又叫「衝轎」。
成功村
 
湖西鄉成功村,原名叫港底村,民國63年村民認為『港底』這個地名不雅,因而改為成功村,這是澎湖90多個村里中,由村民自願申請改名的村落。先民所以取『港底』作地名,顯然是因為海水流到港底村東側的低窪地已到盡頭,乾潮時低窪地又很像乾涸的海底因而得名。由此可知,先民自閩南移民到此落戶,忙得開發農、漁業謀生,在取地名時,多以當地的地形、地貌、特殊景觀作為地名,管它雅或俗。民國62年,成功村東側低窪地興建了成功水庫,原來的『港底』地勢被水庫取代了,這就是村民自願改地名的誘因。成功村的特出之處是,民初時代,就有一位村民李黃海在北京政府裡頭做官—北京銀行的主管,是一位金融專家,因而結識了當時的政界聞人梁啟超、徐世昌,民國巳未年(8年)成功村重建『天軍殿』神廟,梁啟超與徐世昌應李黃海之邀,特地為『天軍殿』寫了楹聯,現在梁、徐的遺墨仍然雕刻在廟柱上。成功村的李姓先民,據文獻記載,源自唐朝的李姓,是否與李淵、李世民等帝王有關係,考據有困難,但從文獻裡獲知,唐朝政權結束後,李姓一族即向南方遷移,到福建崑山這個地方落戶,後來又輾轉移民澎湖,因此成功村李姓居民已繁衍了23世代,約有3百40多年。至於黃姓及吳姓居民,是在李姓族群之後才來的,但是該村李、黃、吳3姓族群集居的年代,約在明末清初,前後差距不遠 ,顯見成功村也是澎湖古老的村落之一。成功村以李、蕭姓為大姓,居民大多從事建築業(板模工、水泥工)及近海漁業為主,民風保守,克苦勤儉。且離馬公市近及道路交通便利之故目前己有外來人口在本村購屋定居。村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村內有一『天軍殿』,廟內供奉趙府元帥 為民眾信仰重心。
西溪村
 
湖西鄉西溪村,村落位在太武山水系的西邊,為什麼叫做「西溪」?如果按照地形地貌取地名,應該叫做「溪西」才合理。根據長久以來的說法是,太武山位在西溪村的南方,每當下大雨的時候,自太武山上向北麓流洩的一股山洪,流到西溪村南側時即分為2條支流,一條流入成功水庫,另一條流向西溪村的東側,這股山洪稱為太武山水系。在西溪先民尚未落戶之前,村落東側就有一條太武山水系支流了,到了明朝中、晚期,太武山麓周邊有先民居住時,就叫這條支流「西溪」,因為支流位置是在太武山的西麓因而得名。到了清朝初期,在此落戶的落戶的先民大量增加時,也就自然而然地叫做「西溪」了。相傳,由於林投距離西溪約八公里遠,當「林投澳衙門」(類似現在的鄉公所)的官吏要傳西溪村先民到「衙門」問話時,先民要到「林投澳衙門」報到,都是繞經太武山、「太武社」然後轉向「隘門社」才到,這是一條捷徑,但是,因為古代都是羊腸小徑,沿途高低不平,先民自喻為「翻山越嶺」。西溪村先民和湖西鄉其他村落的先民一樣,在明朝中期就在此落戶了,是較早閩南移民澎湖的部份族群,因為澎湖群島以湖西鄉的土壤最好,早期移民都選擇湖西鄉定居以開發農業謀生。西溪村的特點之ㄧ是,由於村落位在太武山水系的尾端,而且溪流自山上流經山麓後流域沒有障礙,相傳是好山好水,因此自古至今,西溪村居民的文化頗高,近代以來名人輩出,如富賈一方的高雄市半屏山東南水泥董事長陳江章兄弟,曾任立委陳癸淼以及曾任屏東縣政府人事室主任高武雄等,都是西溪村人。西溪村以姓陳、高為大姓,居民工作勤奮,樸實守法,民風保守,早期有「打石村」之名,民國五O年代是該村打石業的鼎盛時期,當時全村約有2/3的男丁從事此業,五O年代以後逐漸沒落。至目前打石業已所剩無幾,職業已轉為多元化。村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村內有一北極殿,廟內供奉玄天大帝(上帝公)為民眾信仰重心。
東石村
 
東石一名始見於清乾隆初期,此後終清、日治迄今,一直都稱「東石」。一直到乾隆年間規劃為『東石社』,光復後與成功村合併為一個村,叫『文德村』,到民國53年才與成功分開,單獨成為『東石村』。東石村是個小村落,位置較偏僻,許多澎湖居民一輩子都不曾去過。相傳,由於村落東北方有個坡地,盛產『青斗石』(玄武岩),加上村落位在澎湖本島東方,因而取名叫『東石』。另一種傳說是,明朝永曆年間,馬公市菜園里部分黃姓居民遷居東石時,為了紀念漢朝時代先祖曾受封為東方諸侯,即取地名叫『東后』,因為這是村民先祖封為諸侯的地方。後來,也許是後代子孫忘記了這個典故,或是筆誤的關係,卻將『東后』寫成『東石』,據了解兩者都有可能。明朝崇禎十年(公元1637),福建安南縣一黃姓族群移民澎湖 ,在菜園里落戶,到永曆年間,菜園部分黃姓先民又遷到東石另闢謀生天地,由此可知,目前的東石村黃姓居民,與菜園里黃姓居民有血緣關係。在明、清時代,台灣海峽動盪不安,外國軍隊、海盜,加上國內的海賊常侵擾澎湖,凡是位在島群外圍的村落,或多或少都曾被波及,唯有東石、成功一帶極少發生兵燹及賊禍,原因是托位在內灣,村落形勢隱密所賜。東石村以黃姓為大姓,住戶人口稀少且年紀老邁,年輕者大多遷居於台,居民工作勤奮,樸實守法,民風保守,居民大多以農業為主,農田分佈在聚落北、西兩方,村落北方是冬季栽培蔬菜的良好場所。村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村內有一泰靈殿,廟內供奉池府王爺為民眾信仰重心。
紅羅村
 
湖西鄉紅羅村原名叫做「紅林擔(罩)」,「擔」這個字是土話,實際的意思是「罩」。「罩」這個字的意義,台語可解釋為「湊在一起」,所以「紅林罩」就是許多紅樹林長在一塊的意思。湖西鄉高齡居民都知道,在青螺漁塭未開發前,自青螺村到紅羅村西側那一片沼澤區,曾經長滿一大片茂盛的紅樹林。澎湖群島目前只有青螺魚塭及山水里海岸有零星的紅樹林,但是,自從青螺漁塭開發後,及山水里海岸營造了防波堤,這兩處海岸的紅樹林就更少了。「紅林罩」這個地名,顯然是因鄰近有一大片紅樹林而得名;後來也許是因為紅樹林少了,所以就改名為「紅羅村」。紅羅村以洪姓為大姓,居民大多從事木工,其手工藝精細,故澎湖人凡有要裝潢房屋者,多喜好請紅羅村民為之。村民以道教信仰居多,村內有一北極殿,廟內供奉玄天大帝(上帝公)為民眾信仰重心。
 
隘門派出所
 
太武村、林投村、城北村、隘門村
 
 
太武村
 
在古代,凡是用「武」這個字做地名,不是軍事地區就是戰場,像「林投澳(鄉)太武社(即今湖西鄉太武村)」。當年日軍登陸澎湖時,曾使用「鐵牌車」(及坦克車)打頭陣,日本步兵即跟在「鐵牌車」後面,先佔領「太武社」,並以「太武社」民宅作掩護,向「大城」發砲攻擊;「太武社」這個地名的由來是否與此一戰役有關,文獻沒有記載,不過相傳在清朝光緒末年,由於清軍在「大城」部署好幾個砲台即大批兵馬,清軍常在「太武社」附近荒地練武(演習),「太武」這個地名,可能由清朝駐軍所取(尚待考證)。太武村因土地鄰近馬公機場,部分土地被徵收且開發不易,村民因謀生機會不多人口外流嚴重;居民年齡老化嚴重,本村的居民以歐姓為大姓,多以務農維生。村民多以道教為信仰,有玄靈殿(供奉李府王爺)為村民信仰之重心。八卦井為該村特有之景觀,為太武村特有之造景,值得為蒞澎湖遊覽之觀光客到此一遊。
林投村
 
林投這個地名,由來單純,取當第一大片林投林作地名。相傳,在清朝時代,村落沿岸的林投林,西自村落西側坡地,向東延伸到「烏泥(土)」長約300公尺,是澎湖群島上林投林最茂盛的地方。林投村的特點是,自清朝初期一直到光復初期,都是澎湖牽罟較有斬獲的海岸之一,民國55年以前,牽罟捕撈「紅新娘」仍然是林投村民的重要副業,之後由於於資源日漸枯竭,如今已無「紅新娘」可捕,林投牽罟因而跟著式微了。林投村早期為湖西地區之行政中心,但因漁業資源之短缺及地理環境之變遷,目前從事以勞力付出之工作為多,且士農工商均有相當之比例。該村以姓呂為大姓,民風淳樸保守;居民年齡有老化之現象。村民多以道教為信仰,有鳳凰殿(供奉萬府千歲)、萬福寺(供奉觀音菩薩),為村民信仰之重心。林投公園、沙灘為天然之美景,目前政府正致力於開發,為蒞澎湖遊覽之觀光客必到之處所。
城北村
 
拱北山自明朝起一直到日本佔據澎湖時期,都叫做「大城」其實山上並無城。在元朝,拱北山是牧馬場;在明朝,是賊窩;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由於國外海盜已完全撤走,拱北山麓才開始有閩南移民居住,後來暫成一個村落始取名叫「雙頭掛」(即目前興仁里),一直到日本佔據澎湖時,日軍在拱北山上建造砲台,將「雙頭掛」居民趕下山,全村才遷到目前興仁里這個位置。因而,目前位在拱北山北側的湖西鄉城北村,原名叫做「大城北」。日本人佔據澎湖後,拱北山仍然叫做「大城」。城北村以林姓為大姓,亦因土地鄰近馬公機場,部分土地被徵收且開發不易,但居民工作勤奮,樸實守法,民風保守,村民因謀生不易人口外流嚴重;居民年齡老化,多以務農維生。村民多以道教為信仰,有北極殿(供奉玄天上帝)圓通寺(供奉釋迦牟尼佛)為村民信仰之重心。
隘門村
 
在台灣本島,漢人屯墾周邊每隔3.5公里,就搭蓋一幢茅屋當做「隘門」(就像現在軍營四週的衛兵崗哨),每個「隘門」都有「隘勇」輪流守衛。澎湖的「隘門」所以設在馬公本島東部,因為明朝時代「倭寇」橫行台灣水道,常登陸澎湖劫財劫色,通常都是從馬公本島東部海岸登陸的緣故。在明朝時代,馬公本島東部就設置「隘門」了,地點可能是今林投與隘門之間的坡地,「隘門」這個地名可說是歷史悠久了。隘門村以劉姓為最大姓氏,居民工作勤奮;早期多已農為業,因社會變遷,目前以從事公職人員居多數;但各行業也有相當之比例。村民多以道教為信仰,有三聖殿(供奉金恩主),為村民信仰之重心。隘門沙灘為天然之沙灘,為蒞澎湖遊覽之觀光客必到之處所。
 
龍門派出所
 
龍門村、菓葉村、尖山村
 
 
龍門村
 
湖西鄉龍門村,原名叫做「良文港」。「良文」這兩個字,解讀成白話就市「好文章」或「好文化」之意,既然地名是象徵「好文章」或「好文化」,就應該是賢人,名人出生的地方。事實確實如此,在二、三十年前,台大已故考古學教授林朝棨,曾在「良文港」附近農地挖到五片新石器時代的石斧,是非常珍貴的遠古時代先民營生工具。陳廷貴先生曾經說過,龍門村居民自清朝已來就代代相傳,說「良文港」是出賢人及名人的地方。因為,在「良文港」外不遠的海面上有兩個無人島,一個叫「查埔嶼」,另一個叫做「查某嶼」,這兩個無人島的形狀,一個像香爐,另一個像筆架。在古代,皇帝在早朝時,案上一定放置一個香爐,用於焚麝香,殿香味繚繞;次外案上也放置一座筆架,供皇帝批閱文武官員的奏摺。從前述的先民傳說典故裡,可知「良文港」可能出現一個像皇帝那樣的名人或賢人,基於有「香爐」與「筆架」形狀這兩個無人島的存在,而皇批寫的文字必次「好文章」,「良文」這個地名,也就因地取名。在清朝時代,「查埔嶼」及「查某嶼」的形狀,酷似「香爐」與「筆架」,一直到近年來也許是不堪歲月及大風浪侵蝕「香爐」與「筆架」才漸變形-不太像了。後來,澎湖地方政府了解了「良文港」居民的前述傳統說法,因此改為「龍門村」,「龍」象徵皇帝(如龍袍加身),「門」外有「香爐」及「筆架」,也頗合民意。龍門村因港口、道路等開發,已成湖西鄉重心所在,本村以歐、許、陳、洪為大姓、人數較多,本村之職業特性以農漁業較多,龍門港有貨輪往來台澎之間。村民多以道教信仰,有安良廟(供奉李府王爺)觀音宮(供奉觀世音菩薩)。有裡正角鼓浪、日軍登陸紀念碑。
菓葉村
 
湖西鄉的菓葉村是個股老的村落,明朝萬曆九年(西元一五八一)第二期大陸移民潮時,以有許姓村民在?葉墾殖。菓葉這個地名,自明朝、清朝、日據時期到光復後一直沒有改變,清朝叫菓葉社,日據時期一度叫菓葉鄉(村),光復後實施地方自治叫菓葉村。菓葉一種植物,學名是「黃槿」,閩南語叫菓葉,由於村落北側坡地生長一大片菓葉林而得名。據文獻記載,在明朝時代,那一大片菓葉林,向西延伸到現在的菓葉國小,向南延伸度湖西公路南邊農地,十分茂盛,四季長青。這是澎湖九十多個村里中,第一個取名植物菓葉做地名的村落。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由於村落居民不斷的增加,才砍掉部分菓葉林地建房子,目前只遺留約一百公尺左右長的菓葉林。坡地的菓葉林已由當地人士開發為風景區,叫做「菓葉觀日出」,因為春、夏季清站坡地向東方眺望,當太陽自太平洋冉冉上升時,相當壯觀,而且還能看到台灣本島玉山等高山的山影。七美、望安、西嶼、馬公、瓦硐、後寮、北寮、南寮、白坑、許家等地的許姓族群,都是由菓葉村分支出去的,因此菓葉村的許姓先民,是大半個澎湖許姓居民的始祖。 長久已來,每年「冬至」,大半個澎湖許姓族群,都會到菓葉村會集一起祭祖,由於先祖來自金門,近年來金門與菓葉村許姓族群連繫密切。村中十多戶人家姓盧,也興建了祠堂,有人認為,它們是明儒盧若騰隱居澎湖太武山時,它的家僕未隨盧若騰返回金門,在菓葉村落戶娶妻生子,日前菓葉村的盧姓居民,可能是盧若騰的後裔,(家僕都與盧若騰有血緣關係)。但據澎湖文獻記載:「盧三娘,龍泉公曾孫女也,年十七歲適許南洲先生曾孫摯夫,摯夫家淡,復放浪,不能生活,天啟辛酉年(公元一六二一年)渡海溺死….」,由此證實,目前姓居民不是盧若騰的後代。菓葉村主要由許氏、陳氏、呂氏等姓氏為居民所組成,聚落座西北朝東南,早期是個以士、農漁、工、商皆有之聚落,早期農漁盛產花生地瓜及沙丁魚。村民多以道教為信仰、有聖帝廟(供俸文衡帝)、北極殿(供俸玄天上帝)及近年所建之玉皇宮,為村民信仰之重心。有澎湖八大景之一菓葉觀日出及廢石灰窯一處。
尖山村
 
湖西鄉尖山村,自股迄今都叫尖山,但實際地確是一大片平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像伊能嘉矩考證,尖山村先民可能是延襲大陸故鄉?的地名為名。 據知,尖山村是澎湖島上最早形成的村落之一。在明朝萬曆九年(公元一五八一年),來自泉州及金門的二十幾個洪姓移民,他們是明朝時代第一批大陸移民在尖山落戶。 目前小金門(福建省金門縣烈嶼鄉)姓洪的居民最多,尖山村洪姓居民與小金門的洪姓居民應有血緣關係。至於取名尖山為地名,可能為了紀念大陸故鄉,譬如泉州鄰近有個地名叫作尖山或事實上有個尖形山脈,否則,澎湖本島上只有自龍門、尖山到烏泥一帶才有一片較像樣的平原,連個坡地都不見,何以尖山為名?洪,是澎湖十大姓之一,姓族遍及白沙、馬公、湖西、西嶼等鄉市,但他們移民澎湖的始祖,是在尖山落戶的。尖山村的地理,即使是對堪輿學外行的人都可看出來,是「好風水」的地方,因此村落週邊是一片平原,距海岸不遠,既適農耕更適漁獵。尖山村以洪、王、蔡為大姓,早期以農、漁為主,目前大多在外工作,留下的以畜養羊為主,其人口有外流現象。村民多以道教為信仰、有顯濟殿(供俸顯濟靈王及文橫聖帝),為村民信仰之重心。目前尖山村內有日據時代所留下之(八卦窯遺址)位於村落北方,目前殘留煙囪遺址。 村內於85年至93年間完成一座發電廠(尖山發電廠),廠內有三支彩繪煙囪,分別彩繪上天人菊、海豚及小雲雀為尖山村之重要地標。
 
沙港派出所
 
沙港村、許家村、鼎灣村、潭邊村、中西村
 
 
沙港村
 
沙港村在清朝雍正五年(公元一七二五年)將沙港村三個聚落規劃成三個「社」(村),迄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地名仍然未改變,可見古代如以當地環境或某種象徵物為地名,就較易沿襲下來。例如「沙港頭社」這個聚落,相傳古代在「廣聖殿」神廟後曾堆積一大片沙礫地,地形向海中伸展出去,形成一個小半島,早年凡是有小半島形狀的海岸,先民都叫做「頭」,「沙港頭」這個地名就是由此而來。「土地公前社」,相傳早年沙港村東側有座小土地公廟,廟前廣場這個聚落,就以「土地公前」為地名,小土地公廟後來則改建成目前的「北極殿」。至於「水窟社」,是因為沙港村西側沿岸原來有一片沼澤地,「窟」是閩南話,如翻譯成國語就是「池」,「水窟」就是「池塘」,現在沙港村西岸仍然能看到古代「水窟」的遺跡,如果不圍築防坡堤,古代原有的那一大片沼澤,現在必然還完整地存在著。光復後,即將「沙港頭、「水窟」及「土地公前」三個聚落合併成一個村-沙港村。沙港村這個地名的演變較特別,用滄海桑田來形容十分適當,因為該村的地貌,古今不一樣了,唯一未曾改變的是,自古至今,沙港村居民擅長圍捕海豚。
許家村
 
許家村是澎湖的小村落之一,以民國七十六年人口外流緩和期為例,全村只有二百五十八人,由於村民都是許姓族群而得名。明朝萬曆九年(公元一五八一年),第二期大陸移民潮,許姓先民最初在菓葉村落戶,由於古代澎湖先民多是以半農半漁為業,部分先民認為菓葉村耕地面積不多,因此遷徒到荒地較多的許家村開發農業。清朝時代叫做「港仔尾社」,屬「鼎灣澳」管轄,日據時期仍叫「港仔尾」,光復後才改為許家村。在明、清時代,許家村是澎湖典型的農村之一,一直到現在,村民仍未擺脫農業社會的謀生方式,例如耕地面積廣大,及有專業養雞戶、養豬戶,從事屠宰業等。
鼎灣村
 
湖西鄉鼎灣村,清朝時代是鄉治所在地,日本時代一度稱為「鼎灣鄉」(台灣通誌疆域誌記載),民國四十年實施地方自治時才叫鼎灣村。「鼎灣」這個地名,明末清初就有了,相傳在明朝永曆年間,有一位洪姓先民是堪輿師,他帶著一家人自金門遷徒到此處落戶,向西方海邊眺望片刻後說:「這海港像個鼎灣」!這就是鼎灣這個地名的濫觴。「鼎灣」是閩南話,意譯是指村落沿岸的灣港呈圓形,像「鼎」(鍋);這是取港灣的形狀作地名,從鼎灣村向西方看,環繞著鼎灣、中西、中屯等村落的港灣,是圓形的。像個「鍋形的港灣」,「鍋」,閩南話叫做「鼎」。鼎灣村有個傳奇故事;村落的神廟開帝廟,有個高價值的宋瓷香爐,廿年前,一名來自台灣本島的古董商,有一天傍午將香爐偷走,廟祝到廟裡時,發現戶爐不見了,馬上通知鄉老向警方報案。在下午二時航行高馬航線的客輪「台澎輪」未開航前,警方就在「台澎輪」上逮到古董商,搜回香爐。
潭邊村
 
湖西鄉潭邊村這個地名,自清朝時代一直到光復後都不曾改變;清朝叫「潭邊社」,屬「鼎灣澳」管轄,民國二至四年由於是日據時期,屬「鼎灣區」管轄,光復後實施地方自治,劃歸湖西鄉管轄,叫潭邊村。先民所以取「潭邊」作地名,有兩個「典故」。第一個「典故」是,「潭」這個字,可以解釋為「水邊」,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已是「水邊」,為什麼又加上一個「邊」字。另一種解釋是,「潭」也可解釋為「水深之處」,但是,村落沿海並不深,由於澎湖先民多喜取村落周邊的地形、地貌作地名,因此在「研究」地名的由來時,村落裡趙、曾、歐陽三個姓的族群,其中也許有一個族群的先祖,遠在秦朝時代,居住在「潭州」這個地方。「潭州」就是現在的湖南省長沙市,先祖出生於「潭州」,後裔可能是為了逃避戰亂或飢荒,而遷徒到閩南,又輾轉來到澎湖落戶,為了紀念先祖的出生地-「潭州」的邊緣,因此名叫「潭邊」,意指「潭州」的邊緣。
中西村
 
中西村以陳薛張三個姓居多,早期居民以農、工為業。但由於經濟進步,村內青少中堅居民為前途與家庭生計著想,而逐年外流,只剩年邁老幼留於村內,至110年4月止中西村實際居住共計有88戶,239口。
瀏覽人次:2680 人
更新日期: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