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澎湖縣政府警察局白沙分局

logo底圖
白沙分局

白沙分局

村里簡介

分隔線
中央內容區塊
講美派出所
 
本轄內計有6個村,北由港子村、鎮海村、講美村、城前村、南至中屯村止
 
 
港子村
港子村
港子村原名港仔,名稱由來起源於本村離海不遠處的海中有一處很深的海溝名叫萬丈港,因此先民將附近的聚落取名港仔。
鎮海村
鎮海村
原名鎮海港。位於講美村的北方,村的東方有一條南北巷的港道可直通北海。明、清時代曾有軍隊駐防鎮守海港,因而得名。
講美村
講美村
講美村位於白沙島的最南端,四面臨海,西南臨城前村。原有名稱為「港 尾」,因村北的海灣正是鎮海港的尾端,先民於海岸附近築寮居住,漸成聚落因而名港尾。民國44年(1955)經村民大會通過更名為「講美」。
城前村
城前村
城前村位於講美村的南方。荷蘭人據澎時曾在附近築有一座城池,村莊就 在城池的前方,因而得名。據《澎湖紀略》記載:「城前社(舊有紅毛銃城,今基址亦廢。…)」附近仍存有許多相關的小地名如城頂、城後、城後底等。
中屯村
中屯村
古名「中墩嶼」,位於澎湖本島及白沙島之間,因形似墩狀,且在兩島之間,故取名「中墩」。
 
白沙派出所
 
赤崁村、小赤村、岐頭村、瓦硐村
 
 
赤崁村
赤崁村
「赤崁」之解釋,除為紅毛城舊址的解釋外,另有一說認為:「赤崁村位於白沙島東北端之高地,從海上仰望崖壁,先民稱它為「崁」。附近露出的玄武岩呈紅色岩質,遠望像紅色崖壁,因而名為「赤崁」。
小赤村
小赤村
原名「小赤崁」,位於大赤崁南方。「赤崁」之名稱由來,據《澎湖紀略》記載:「大赤崁社(舊有紅毛城,名赤崁,今基址無存)。」可知早期曾有荷蘭人在大赤崁建築城堡,又本村是位於大赤崁南方的聚落,因而以小赤崁稱
岐頭村
岐頭村
本村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以地形岐出而得名,緣起村東方有一座小丘「岐山」 (俗稱太仔頂),聚落正好在山丘的前頭,因而取名岐頭。另一說是先民由金門新頭社遷居至此,為了懷念故里而以頭字配合地勢命名為岐頭。
瓦硐村
瓦硐村
瓦硐村古名「巷港」,位於白沙島最西南端,由上社及下社兩個自然社區所組成,上社位於東方,下社居西方,下社海灣就是條似長巷的港道「巷港」,直通西南方的大倉嶼與澎湖灣相聯。「瓦硐」相傳指建廟宇蓋屋頂的半圓型陶瓦,依古例民間不得採用,但因當地在清代時人才輩出,有清代呂雲鵬授提標參府及巨富張百萬等蓋厝建材,採用「瓦硐」,因而得名。
 
通梁派出所
 
通梁村、後寮村。
 
 
通梁村
通梁村
早期先民於興建房屋時,使用的屋梁皆由故居福建船運而來,心通故鄉的情懷,因而取名。
後寮村
後寮村
後寮村地名由來,為先民初來本地時,於山後海邊搭寮定居,形成聚落後即以後寮稱之。除後寮村的聚落外,還包括東長岸與西長岸兩聚落。
 
吉貝派出所
 
 
早期先民於興建房屋時,使用的屋梁皆由故居福建船運而來,心通故鄉的情懷,因而取名。
 
竹灣派出所
 
竹灣村 2、小門村 3、合界村 4橫礁村。
 
 
竹灣村
竹灣村
本村地名之由來,主要指在丘陵底下長有很多竹篙的港灣。明朝永曆年間,住於金門一帶,「陳、蔡、吳、許、葉等姓的居民,因為逃避兵災駕著小船來到本鄉,先在本村西邊登陸開墾,後來在東方發現一處波平如鏡的港灣」,南、北均有土丘,環抱著這一片美麗的港灣。於丘陵底下與內陸斜坡間之窪地,「竹林(竹篙)叢生,類似一處世外桃源。先民就把它稱為竹篙灣。並且在此定居下來,以竹為筏,以竹為篙,捕魚為生。但後來大片的竹林經過濫砍後,到現在已不見。」
小門村
小門村
「小門」一名由來與地形地貌有關,從土地公廟向西北望去,現在漁駐所 東邊有條水泥路,此路正好位於兩座小山丘之間,狀似一扇門,從前,小門橋未通,現在漁駐所前通路亦未開,由漁翁島之間往來,小門出入均需由小路走上山 丘,繞過一圈後才得進村,此處儼然成為村中門戶,故名。
合界村
合界村
本村包含合界頭及後螺兩個聚落。「合界」一名,於清領、日治時均稱為 「合界頭」,其地名之山來,民間屢有傳說,與橫礁、通梁二地地名均有關連。昔時堪輿家早已料到吼門水道東邊的村落(通梁),可經由長柱與水道西邊的村落(橫礁)連接起來。此豈不証明兩地可合而為一,因而稱為合界。然此說法仍有待考證。後螺的地名由來,有二說,一說為現今後螺主廟龍慶宮前面在未開墾之前是一片窪地,每當下雨後,窪地常有田螺出現。其祖先由金門移居於此,因而命名為後螺。另一說謂早期後螺的婦女,常到海邊撿拾螺絲,醃製後成為重要副食品,因而得名。
橫礁村
橫礁村
橫礁地名有二義:其一指南側海邊有幾塊岩礁,因漲潮時會淹沒而得名; 其二相傳先民在此落戶時,看到強勁東北季風激起的大浪打著沿岸礁石,感受到此地像豎在海中的一塊礁石而得名。 西嶼居民常提到「西嶼頭、橫礁尾」。前者指的是外按一地,後者則指橫礁是西嶼的尾端。
 
西嶼分駐所
 
池東村、池西村、大池村、二崁村、赤馬村
 
 
池東村
池東村
池東、池西兩村在戰前一直合稱「小池角」,意「小池塘的角隅」。即「在小池塘角隅的聚落」之意,相對於「大池角」。《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記載:「西嶼鄉治在池西村為昔日之小池角,因島嶼西岸近海有一淡水池故得稱。」 然現今已不見小池之蹤跡。
池西村
池西村
池西村與池東村關係甚為密切,相關地名由來,請詳見池東村之敘述。
大池村
大池村
「大池角」意「大池塘的角隅」。即「在大池塘角隅的聚落」之意。《澎湖廳志》中亦有如下的記載:「大池角:在西嶼,有池廣可數畝,大旱不枯,堪資灌溉(大、小池角兩鄉,以池得名)。」然此大池塘的蹤跡,現今因新漁港的開挖,已成為新漁港的一部份,僅存於耆老之記憶中。
二崁村
二崁村
「崁」為山丘或高地之意,二崁聚落除本身地勢較高之外,束、西各有一處臺地,二崁村名就是因為位於上述東、西兩高地之間而來。
赤馬村
赤馬村
赤馬村古名「緝馬灣」,其地名之由來,陳憲明教授認為:「原地名緝馬灣應該是指該地先民曾在海灣使用緝仔網捉魚的意思,所以「馬」字只是口語「緝仔」尾音的借用字而已。另《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的解釋,認為依當地人臺語發音推敲「緝仔」或「戚仔」諧音,為沿海地區之牡蠣或岩生貝類之殼的閩南語發音,「緝馬」發音與之相似,故其名稱來由,應與此亦有相關。而緝馬灣之轉稱為赤馬村,陳憲明在同為文章中亦有其看法,認為是村名結合了住民的生活變化,取村廟之「赤」字與古地名之「馬」字,合而為赤馬村。
 
外垵派出所
 
內垵村、外垵村
 
 
內垵村
內垵村
內垵,位於西嶼鄉東南,「垵」,坑也,與「灣」同,礁石灣澳之意;此地古稱「內塹」,「塹」:「坑」也,為較低溼的坑谷地形;且此地並無溪流曾經存在的證據,故將之解釋為「溪谷」似較不妥。「內垵」或「內塹」與「外垵」或「外塹」同為四周環丘,地勢較低之地,而以早期臺海兩地交通往來的形勢觀之,內垵瀕臨澎湖內海,外垵瀕臨外海,內、外之稱,由此相對而來。
外垵村
外垵村
外垵,位於西嶼鄉西南,「垵」,坑也,與「灣」同,礁石灣澳之意;此地古稱「內塹」,「塹」:「坑」也,為較低溼的坑谷地形;且此地並無溪流曾經存在的證據,故將之解釋為「溪谷」似較不妥。「內垵」或「內塹」與「外垵」或「外塹」同為四周環丘,地勢較低之地,而以早期臺海兩地交通往來的形勢觀之,內垵瀕臨澎湖內海,外垵瀕臨外海,內、外之稱,由此相對而來。
 
大倉駐在所
 
 
大倉又名「大礵」《澎湖臺灣紀略》(杜臻,1683:3),或稱「大倉仔嶼」《澎湖志略》(胡格,1766:3)。位於白沙、漁翁島、澎湖本島中間,為澎湖內海唯有人居住的島嶼。古人稱「大倉」緣由已不可考,現代人指稱是船的大漁倉。清代稱大倉仔社,隸屬通梁澳,日治初期稱通梁澳大倉鄉,隸屬頂山出張所(澳於大正二年改為區),轄區也調整為瓦硐區通梁澳大倉鄉。光復前稱白沙庄大倉,光復後稱白沙鄉大倉村。面積0.1656平方公里,人口有243人(民國九十六年二月)。居民以陳姓與鄭姓為主,早期通梁居民到島上捕魚、撿螺絲,後來就定居下來,從此繁衍後代,形成一新村落。
 
員貝駐在所
 
 
員貝又名灣貝嶼,《澎湖志略》(胡格,1708:32)位於白沙島東側海面,與岐頭村相望,因地形似一扇貝覆蓋水面因而得名。清康熙年間稱員背嶼《澎湖臺灣紀略》(杜臻,1683:3),日治初期,稱鎮海澳員背鄉,隸屬頂山出張所,(後來頂山出張所改衍為赤崁、通梁、港尾等派出所)(澳於大正二年1903年改為區)轄區也調整為鎮海區鎮海澳員貝鄉。光復前稱白沙庄員貝,民國三十五年二月與岐頭、小赤合稱三民村。民國三十九年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乃獨立設村。
 
鳥嶼駐在所
 
 
位於白沙島赤崁村東方海面,西北側有吉貝島,西南側有員貝嶼。清代稱赤崁澳鳥嶼社,日治初期稱赤崁澳鳥嶼鄉,隸頂山出張所管轄,頂山出張所後改名赤崁派出所,(澳於大正二年1903年改為區)於是改稱赤崁區赤崁澳鳥嶼鄉。光復前稱白沙庄鳥嶼,光復後稱白沙鄉鳥嶼村。面積0.240956平方公里,唯高低潮之間變化極大,在退潮時與北邊南面掛嶼相連的廣大潮間帶,正是蘊育海洋生物的最佳場所。

村民多數由金門遷入,亦有部份自赤崁村遷居,因全島地質皆為玄武岩,表土淺薄,可耕作的土地有限,故居民大部分都以海為田,從事漁業。
瀏覽人次:3292 人
更新日期:2017-08-09